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垂体泌乳素瘤

  • 作者: 南方姑娘502
  • 来源: 盐焗风水网
  • 2022-03-16
垂体瘤有很多种,垂体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垂体瘤。垂体泌乳素瘤的患者多为女性,年龄多发在20~40岁之间,女性患者的几率会比男性多大。泌乳素腺瘤来源于分泌相应激素的腺细胞,由分泌催乳素或生长激素的一种瘤细胞组成或由分泌混合型多激素两种或多种以上瘤细胞组成,垂体内一种细胞不是只能分泌一种相应的激素。垂体泌乳素腺瘤通常是稀疏颗粒的单激素分泌性腺瘤。请看下面介绍。

目 录 垂体泌乳素瘤是什么 垂体泌乳素瘤能活多久 垂体泌乳素瘤的治疗方法 垂体泌乳素瘤会引起哪些疾病 为什么垂体瘤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误诊误疗

1垂体泌乳素瘤是什么

  垂体瘤有很多种,垂体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垂体瘤。垂体泌乳素瘤的患者多为女性,年龄多发在20~40岁之间,女性患者的几率会比男性多大。

  泌乳素腺瘤来源于分泌相应激素的腺细胞,由分泌催乳素或生长激素的一种瘤细胞组成或由分泌混合型多激素两种或多种以上瘤细胞组成,垂体内一种细胞不是只能分泌一种相应的激素。垂体泌乳素腺瘤通常是稀疏颗粒的单激素分泌性腺瘤。

  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月经稀少、闭经、不孕、泌乳、性欲减退、病程长久者骨质疏松等。但一般是高泌乳素内分泌症状、肿瘤压迫症状均有表现,而隐匿性泌乳素腺瘤是没有症状表现的

  垂体泌乳素瘤肿瘤占位的表现,与其他垂体瘤一样、增大的垂体瘤尤其是巨大的肿瘤可压迫、浸润邻近组织结构,出现头痛、偏盲型视野缺损、视力下降、海绵窦综合征。

2垂体泌乳素瘤能活多久

  很多网友都会担心垂体泌乳素瘤会危及生命,但其实垂体泌乳素瘤没有想象中的严重。因为垂体瘤一般都是良性肿瘤,经过科学、合理的治疗以后是能够实现长期生存的。经过专家调查,垂体PRL微腺瘤手术治疗后的长期治愈缓解率可高达80%~92%,手术后只要血PRL恢复正常,女性患者怀孕生育的几率可达90%。而且脑垂体瘤患者的生存期限是要根据患者的脑垂体瘤的病情严重程度、手术切除的成功率、术后的治疗等多方面来判断的,并不能一言概之。

  垂体泌乳素瘤一般可以通过垂体瘤微创手术来治疗,虽然治疗后还是会有泌乳素高的整形,但是只要根据医生建议,科学调理,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另外,溴隐停是一种可以减少泌乳素的药物,但是对这个药物敏感的患者最好还是选择手术治疗比较好。

3垂体泌乳素瘤的治疗方法

  垂体泌乳素瘤的治疗取决于两个因素:肿瘤大小和高PRL血症是否引起症状。药物治疗(多巴胺激动剂)为首选,国内主要是溴隐亭治疗,国外有卡麦角林治疗。若药物效果差或有药物抵抗时,可考虑经蝶窦手术治疗。即使大腺瘤合并脑神经压迫症状时也可先试用多巴胺激动剂治疗,有时治疗效果可以很快出现。放疗仅作为辅助治疗。无论何种治疗方案,必须定期监测PRL。

  1、药物治疗

  首选药物治疗。溴隐亭经过20多年的临床观察,表明它在降低血清PRL水平、缩小肿瘤、改善视野缺损及脑神经受压症状、恢复性腺功能等方面,取得显著的疗效。目前有多种新型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问世,如培高利特、喹高利特、卡麦角林等。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为经蝶窦手术,经口腔或鼻-蝶窦途径,进行选择性腺瘤组织切除,保留垂体正常组织。但部分患者可能不能完全切除干净,术后可能出现脑脊液鼻漏、尿崩症、颅内感染、视觉系统损伤以及腺垂体功能减退等。手术可以减少药物治疗的需求量,患者术后对药物的抵抗性有所改善。

  3、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仅为一种辅助手段,可防止肿瘤增大;但其降低PRL水平慢,恢复排卵性月经不满意,常用于外科术后未能获得痊愈者。垂体放疗的并发症有下丘脑功能不全、腺垂体功能减退、视觉系统损害、脑血管意外、脑坏死、继发性脑部恶性或良性肿瘤等。

4垂体泌乳素瘤会引起哪些疾病

  术后并发症是垂体泌乳素瘤患者最容易出现的状况之一,但是患者也不用过于担心,只需做到在垂体瘤手术后注意观察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做好应急措施。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垂体瘤术后都会出现什么并发症。

  1、头痛

  头痛是典型的垂体瘤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可能因鼻粘膜水肿蝶窦内炎症等多因素引起,重者可服用止痛药对症处理。

  2、鼻腔症状

  鼻腔症状包括鼻腔分泌物和鼻腔出血、脊液鼻漏。手术后数月内,常出现鼻塞,鼻腔不断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或者清凉液体以及血液流出。伴有头痛、可能有发热。严重者(出血数百毫升)需做血管造影检查。

  3、低钠血症

  一般发生在术后第4~8天,表现为低热、无力、头痛、恶心、呕吐、重者神志变差。化验血、氯数值低。诊断明确后输液补充高渗盐水,限制饮水。

  4、尿崩症

  尿崩症表现为饮水多和尿多。一天在4000毫升以上。适当控制饮水,记录好饮水量和尿量,口服弥凝片0.05毫克(半片),或双氢克尿塞50毫克(2片),每日3次,一般3到5日后多能好转。发生尿崩症期间应多饮用橘子汁和含盐量高的食品菜汤。

  5、视力减退

  垂体瘤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早期可能因血管痉挛等因素引起。

  6、垂体功能低下

  垂体功能低下表现为发热、全身无力、头痛、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等。检查血皮质醇和甲状腺激素,诊断明确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强的松和甲状腺素治疗。

5为什么垂体瘤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误诊误疗

  许多疾病都容易出现误诊误疗的情况,垂体瘤也不例外。因为垂体瘤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所以经常容易出现误诊误疗的情况。今天就为大家简单的分析一下为什么垂体瘤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误诊误疗的情况这个话题。

  1、误诊为垂体瘤

  被误诊为垂体瘤者多见于原发性甲减,有报道原发性甲减误诊为垂体瘤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表现为畏寒、乏力、嗜睡、皮肤干燥、出汗减少、腹胀、便秘、水肿、食欲差、体质量增加者;有表现为声音嘶哑、言语不清、行动迟缓、记忆力减退者;亦有表现溢乳、闭经、月经紊乱、性功能减退;还有的表现为视力减退、头晕、心悸或头痛、恶心、呕吐等,查体可显示患者甲状腺无肿大或Ⅰ~Ⅱ度肿大,无压痛,有的质地偏韧,可触及结节。有报道甲减发生在青春期发育前儿童即幼年型甲减误诊为垂体瘤者,多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或身材矮小伴体重增加、水肿、少动、怕冷等;还有鞍区其他占位性病变误诊为垂体瘤者,鞍区任何有占位作用的病变都可有占位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与垂体瘤难以鉴别,比如鞍区脑膜瘤、空蝶鞍综合征、动脉血管瘤等,Rao报道拟诊垂体瘤(患者垂体磁共振成像 (MRI)均提示垂体“腺瘤”)而行CAG者有6%为血管性疾病。

  鞍区其他病变误诊为垂体瘤说明垂体内分泌功能改变及视力改变,并不一定都是垂体占位性改变,下丘脑功能紊乱,严重脑积水,外伤性前颅凹颅底骨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都可以引起垂体内分泌功能异常,而且鞍区占位性病变并不都是肿瘤,也可以是血管性病变(常见者为动脉瘤)、空蝶鞍或淋巴细胞性垂体炎、脓肿等;鞍区肿瘤90%以上是垂体瘤,其次为颅咽管瘤、各种胶质瘤、脑膜瘤、胚生殖细胞瘤、畸胎瘤、上皮样囊肿、脊索瘤、转移性肿瘤等,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辅助检查手段,细致分析。

  2、垂体瘤被误诊

  垂体瘤被误诊者,临床报道有诊断为视神经炎、青光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萎缩、眼肌麻痹综合征等。垂体瘤早期即可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改变,故视野检查对垂体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特征性视野为双颞侧偏盲,但由于该区域正常解剖变异及肿瘤的生长部位、发展速度不同,加上现代视野检查中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程度不同,有时视野检查结果也缺乏特征性,尤其是双中心或旁中心暗点视野, 常被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后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垂体瘤。误诊的原因是片面地认为垂体瘤的视野应为双颞侧偏盲,而不知肿瘤对视交叉的压迫性损害是逐渐进展的。询问病史,大多患者均因视力减退为首诊症状而就诊于眼科,接诊医生只考虑与本科有关的疾病而忽视了对内分泌病史方面的询问,一些男性患者及绝经后妇女表现更不典型,直至有颅内症状出现后才引起注意。

  不过,从本质上来说,疾病的误诊归根到底是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彻底。垂体瘤也同样如此。这就希望医院医生应当对疾病诊断有高度的警惕,应不断学习和巩固专业知识,要持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进行专业检查和正确的诊断。同时,也希望患者多了解医疗保健知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怀孕
分娩
新生儿
婴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