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正月初三武汉传统习俗,武汉的年味儿回来了,武汉过年都有哪些习俗?

  • 作者: 我爱灰太狼103944001
  • 来源: 盐焗风水网
  • 2022-07-18

武汉的年味儿回来了,武汉过年都有哪些习俗?

说到武汉人的过年习俗,应该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的姿势从这一天开始。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吹起灰尘”,“灰尘”与“陈”谐音,意为去旧迎新。

腊月二十四,就是过小年了。有很多要注意的。俗话说“三人四臣二十五”,意思是皇帝二十三,太子大臣二十五,老百姓二十四。

北方人一般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人包括老武汉人,都以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并且,作为历史重镇的武汉,北方人先后以重工业和重工业为主,加上九省通衢的商业地理位置,许多北方人在这里通商通婚,形成了武汉南北民俗文化大融合。所以,对很多武汉人来说,今天和明天都是一个小年。

在北方,这一天很受重视。小年这天祭祀炉子的王子,被称为辞炉。供奉的主角是饺子,甜瓜等甜食。出去饺子进门,饺子和甜瓜就是让炉子的王子马上乘天,顺风的甜瓜希望炉子的王子嘴甜,只说好话。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俗称“元旦”,是武汉最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团圆饭。一般来说,年夜饭要用“三全”(全鸡、全鱼、全鸭)、“三高”(鱼饼、肉饼、羊饼)、“三万”(鱼丸、肉丸、莲藕丸)等。晚餐时间通常在天黑前,有时在晚上。吃饭前,人们先在门外点挂鞭炮(现在禁止鞭笞),放完鞭炮关上门准备开饭。

饭桌围成一圈之前,那些守旧的人家还得先祭祖,摆上几副碗筷请祖宗入席。祭祀仪式结束后,才开始上桌就餐。鱼肉是不能食用的,为了祈求年年有丰收。一家人一边吃一边谈,笑得很开心。月初,天一亮,鞭子一放,便可半开大门出去(钱纸留在门口)。外出拜年。

武汉也重视拜年。初一拜父的爷爷奶奶叔叔;第二天祭拜母系家族的爷爷奶奶叔叔们(在黄陂,第二天外甥大了,可以坐在酒桌上);第三天,拜老婆公公;第四天拜亲戚朋友;第五天是财神的生日,商店恢复营业迎接财神(相当多的商人去归元寺烧头烧香,祈祷新年的财富滚滚而来)。第六天把第一天堆积的垃圾倒掉,叫做“送穷人”。

大年初三的风俗和禁忌?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阿偶,这又是什么说法,大正月里就吵架那得是多没品的人才做出来的事儿~~当然,现在就没有这么讲究了,大家新年难得聚在一起,走动还是比较频繁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大年初三你不知道的风俗。

安睡迟起 因为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间大伙大多都守夜劳累,所以到了初三这天便可以安睡迟起,好好调理调理身体,养足精神,以备新年里精神抖擞。 ————烧门神纸 古代的人们到了大年初三这天会把过节的松柏枝及所挂的门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过完了马上要开始经营生意了。

———— 老鼠娶亲 根据我国古代的传说,大年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相传入夜后,就必须早早熄灯就寝,让老鼠家族们举行婚礼,并在家中各处撒盐与米,意思是要与“老鼠分钱”。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

———— 小年朝 即天庆节。 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

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今天是大年初三 老鼠娶亲的日子 想听听这种习俗的典故

老鼠娶亲是旧时民间俗信。

是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或“老鼠娶亲”。台湾居民认为禄三为小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结婚日,民间剪纸中的“老鼠娶亲”就是这种信仰的反映,所以深夜不点灯,在地上撒米、盐,人要早晨上床,不影响老鼠的喜事。

但祀鼠活动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

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崔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属可以永远绝迹。

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以前在我国很流行。

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时日有所不同。 在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

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

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 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

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在老鼠嫁女夜晚,湖南资兴一带则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 “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年画和剪纸在我国民间视为“吉祥物”,过年过节时贴在墙上和窗户上。

四川绵竹印制的《老鼠嫁女》年画,表现一伙老鼠掮旗打伞,敲锣吹喇叭,抬着花轿迎亲。骑在癞蛤蟆背上的是“新郎”,头戴清朝的官帽,手摇折扇,双目注视着一只大金箱,显出一副贪婪的样子。

正当这伙丑类大摇大摆,招摇过市之时,等待它们的却是一头大黄猫。前面鸣锣开道的一对鼠兄鼠弟,其中之一已被猫的利爪抓住,另一只则咬在猫的嘴上。

此时,坐在花轿里的“新娘”,自知末日来临、泪流满面。这幅年画反映了人民鲜明的爱憎。

旧时,大年初三(赤口日)的禁忌内容是什么

在春节期间,农历正月初三算是另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

大年初三俗称为“赤口日”, “赤”字含“赤贫”之意。传说中赤狗是“嫖怒之神”,会带来不吉,故此农历正月初三是 凶日,不宜外出及宴客。

旧俗认为,人们在这一天外出,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所以一般不走亲访友。同时 这一天的饮食也非常讲究,强调吃炒、炸、煎类食品,俗称“炒赤口”。

比如:前一天预留 的鸡翅、鸡爪、鸡内脏等,在这一天炒过再吃;年糕、鱼虾等也是用煎炸的方式烹饪。 据了解,还有一些地方的百姓在大年初三吃“菜包饭”。

该习俗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如 今仍被相当一部分人恪守。每到这一天,人们会不串门不拜年,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菜包 饭,即加入多种食材炒制的米饭,拿生菜叶包住用手拢着吃,有拢住家财不流失之寓意。

在这一天,如果有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出去办理,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 口舌。等过了大年初三,人们就可以随赛地探亲访友了。

女儿正月初三回娘家的来历是什么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

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武汉二月二龙抬头节吃什么节令食品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春龙节”,俗称“二月二龙抬头”。

今年2013年的二月二 龙抬头 就是2013年3月13号。 二月二 龙抬头的来历“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

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大家为举行很多庆祝活动,预祝丰收,祈福平安。

二月二龙抬头是哪天?有什么来历 武汉二月二有什么习俗?武汉二月二有什么习俗 “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蚰蜒无处藏”二月二,是二十四节气中“雨水”,“惊蛰”之间的一个日子,经过漫长冬天的“千里冰封”,初春来到,万物萌发,需要雨水浇润“龙行雨”,所以祈求龙带来雨水,万物出土、发芽。 而沉积了一个冬天的安静岁月,开始响起了春雷,所以雷声隆隆,人们认为是“龙抬头”。

春雷是惊蛰的象征,一些冬眠的动物开始复苏。这其中包括一些害虫,民间自古就有:“二月二照房梁”。

在年前有“腊月二十三扫灰尘”的风俗,经过一个多月,二月二又要彻底地打扫卫生,所以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蚰蜒无处藏”的说法。 这是一种很好的卫生风俗,从古至今在延续着这个良好的卫生传统。

武汉二月二可以剪发吗? "二月二剃龙头"人们在这一天最好是要理发,尤其是男人,有“二月二龙抬头,你不抬头我抬头“的说法,一般在年前理发,过了一个月也应该从新理发了,表示一年的开始。 青龙节许多风俗都与龙有关,比如说二月二不动针,说是怕伤了龙眼;二月二不动刀,说是怕伤了龙腰。

武汉二月二吃什么 “二月二吃棋子,棋子棋子两头尖”二月二这一天要吃棋子,它象征龙鳞,它的形状是一个菱形,两头尖,它是用面做成的,先将和好的面擀成薄饼状,然后切成手指甲大的菱形小块,晾干后放在锅里炒制而成,具体的做法各地有所不同,有的加上糖或者糖精,是一种甜食,有的厚而小,有的稍大而薄。 还有一种叫“绿豆棋子”,这属于一种稀饭,像做炒棋子一样,虽然也把擀成的薄面饼切成菱形形状,但不是炒制,所以也不需晾干,而是在锅里煮的绿豆烂开了花放进去煮熟即可,代表龙鳞和龙眼。

二月二的食品还有一种叫“懒龙”,也叫“卧龙”,它的做法是先将和好的面擀成一个很大的薄饼,再把豆腐捣碎拌上葱花,撒上盐摊在饼上 ,卷起来把两头压紧,把长长的夹馅面龙盘在笼屉里面的外圈,再用同样的方法做成小一点的同样的面龙,盘在笼屉的中间。 这样一只笼屉可以蒸出两只面龙,因为他们卧在笼屉里面所以叫他们“懒龙”或者“卧龙”。

人们吃的时候,根据需要切成大小不同的块。人们吃懒龙意思是唤醒龙,要它下雨润大地。

棋子和燎豆只在二月二这一天吃,而在许多地方,平常也吃懒龙,不过,平常吃的时候,叫它豆腐卷子。 一年的春耕要开始了,许多地方二月二还要吃“龙须面”就是把面条切得特别的细长,特别是许多老年人吃龙须面来求长寿。

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有些地方还有“二月二回娘家”的习俗,过年期间正月初二(有的地方是正月初三)媳妇回娘家,过了一个月,二月二又要回娘家,有的地方娘家人还要派人来接。

回娘家是要丈夫同行的,有孩子的媳妇还要抱着宝贝孩子,抱着小的,领着大的,带着礼物喜气洋洋地回娘家。

民间有习裕家里有过迣的人当年春节不能走亲访友是指什么时间段

初一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初二

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图片

初三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儿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初六

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 12 岁的男孩,因为 12 是 6 的两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

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初八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初九

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信众要主祀玉皇大帝,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初十

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十一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图片

十二至十五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

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而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正月初三武汉传统习俗

日历表
传统节日
西方节日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