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正月二十点灯习俗和讲究,元宵节燃灯赏灯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 作者: 功夫不好1
  • 来源: 盐焗风水网
  • 2022-06-13

元宵节燃灯赏灯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关于元宵节燃灯、赏灯习俗的由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说法一: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说法二: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说法三: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大权独揽。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谋作乱,以便夺取江山。齐王刘囊为保刘氏江山,起兵讨伐诸吕,最终平定“诸吕之乱”。

平乱之后,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普天同庆。

元宵节新媳妇观灯有什么讲究?

正月十五日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古称上元日,上元节。

因为这一天最热闹的时间是在晚上,所以又称元宵节。人们有在元宵夜挂彩灯、闹龙灯、观灯、猜灯谜的习俗,所以又叫灯节。

根据习俗,正月十五是过大年的最后一个高潮,过了正月十五,_年也就算过完了。 在新年的最后一天,人们大多会尽情地狂欢,吃元宵、挂彩灯、放焰火、闹花会等等。

企事业机关、团体、商家店铺和老百姓门前一般都会挂彩灯或宫灯,街头巷尾,灯火辉煌。小孩子们在大人的陪伴下,成群结队,手持各种形状的花灯到大街上嬉闹追逐,不会走路的小孩则由大人抱着,或者架到脖子上逛闹市区。

在这人山人海的观灯人群中,刚结婚的新媳妇们观灯是有严格的规矩,由于她们是要受到一些约束,即大家都在赏灯,而她们却要躲灯。许多地方有“出嫁闺女不看娘家灯”的习俗,俗称“躲灯”。

这“躲灯”习俗,各地也不相同。有的地方是不能看娘家灯,出嫁的女儿必须在天黑点灯之前离开娘家,有的地方是在正月十四日就要回婆家,如安徽省蚌埠市的习俗是“闺女不看娘家灯,十五里头(即正月十五之前)不登门”;辽宁开原县也有出嫁闺女“不看娘家灯”之俗。

有的地方是不能看婆家灯,如合水不少地方,新媳妇在当天必须回娘家或到邻家去;河北深泽县是“新媳妇三年不看婆家灯”;南阳一带的新婚男女在正月十五日这天夫妻相携到岳父岳母家去“躲灯、陕西一带新媳妇的“躲灯”是在正月十三或十四这天回娘家(娘家派新媳妇的哥哥或弟弟来接)或到亲戚家住几天,过了正月十六才能回家(陇县的新媳妇“躲灯”是既不在婆家,又不回娘家,而是要到丈夫的舅家或姑家住上几天,一般是正月十二去,正月十六返回);青海人在正月十五这天,新婚夫妇要带上礼物到娘家去躲灯,但不能留宿。 有的地方是既不能看娘家灯也不能看婆家灯,如东北三省一带,正月十五这天晚上,新媳妇要到姑母或姨母家或其他亲戚家去住,既不许看婆家灯,也不许看娘家灯。

“躲灯”是针对新婚媳妇而言的,并不是所有的出嫁闺女都不能看娘家灯或婆家灯。很多地方是结婚当年躲灯,以后不必再躲,如陕西陇县。

有的地方则是三年,有俗语 “三年不看娘家灯”,“新媳妇三年不看婆家灯”等。黑龙江一带的新媳妇头三年要“躲灯”。

三年以后就没有什么讲究了。 关于新媳妇为什么要躲灯的原因,说法是非常多的。

有的说如果不躲灯,新媳妇容易蹬 (“灯”的谐音)公婆。也有的说闺女看了娘家灯,会瞎了婆婆的眼睛,如汉中一带的俗谚是 “正月十五不躲灯,瞎了婆婆双眼睛”(此处是指躲婆家的灯)。

还有的说新媳妇不能看婆家的灯,看了婆家的灯自己就会闹眼睛疼。也有“闺女看了娘家的灯,娘家穷得钉打钉”,“闺女看了看娘家灯,娘家穷个坑”,“看了娘家灯,要死老公公”,“看见婆家灯,妨死老公公”,“正月十五不躲灯,来年死公公”等一类的俗话。

黑龙江一带的说法则是看了婆家灯,死亲爹;看了娘家灯,死公公。 至于娘家、婆家、自家,甚至是亲戚家的灯都不能看的缘由,则是从上述说法推断出来的。

因为看了婆婆家的灯会克公婆,看了娘家的灯克父母,看了自己家的灯会夫妻相克,那么看了亲戚家的灯就会克亲戚了,所以只能去住酒店了。根据民间所说的这些躲灯的原因来看,显然都属于无稽之谈。

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由来是什么?

元宵节的来历和民间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

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 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

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 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

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 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 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 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

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

正月不可以做针线活

针线活的讲究

现在人们穿衣服都是买,再往前是做,在我小时候,衣服则都是妈妈们一针针一线线地亲手缝制的。所以,手不巧,或者手不快的妈妈,孩子们往往会穿着不应时节。除了单衣,还有被褥、棉衣、鞋子等。所以,女人们的针线活是很多的。但无论有多少,正月里都要歇上几天,其实也是传统的风俗给女人们放的假!

在正月里,每一天做针线都会有讲的。一般的印象不深已经忘记敢,但严重的日子我还是记住的。不过老妈妈肯定都记得的。

正月初一,老驴老马都要歇一天,女人们自不心说。

初二包饺子。因为那时候,一年只吃两顿以饺子,所以,食量都特别大。一般的吃三十多个,能吃的要吃四十多个。所以,即使大人孩子都上手,到中午能包好就不错了。一般是初一下午就把馅做好了。所以,这一天,谁都没有时间干活的。

初三、十三、二十三,做针线活要得疳病。

初五做针线活,要扎穷窟窿。

初六做针线活要生六趾孩子。

初八,八观灯,做针线活会扎眼睛。

初十、二十,做针线活会得耗子疮,就是现在的淋巴节肿大。

十五做针线要得大肚鼓,其实就是现在所有有腹积水的病。

十六做针线会百病传身。

二月二,龙抬头,也不能做针线。

过了二月二,年就全部过完了。

在整个春节,只有一天做针线活最好,那就是正月十四。这一天缝东西等于缀谷根。谷子根会扎得稳,谷子是家乡很重要的一种粮食作物。

正月二十四点灯花的由来

正月初八才是点灯花啊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神码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或用49盏,或用108盏,点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日历表
传统节日
西方节日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