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启蛰”的形名更改为“惊蛰”
- 作者: JKING专打法国牛虻
- 来源: 盐焗风水网
- 2022-02-03
从大量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原来立春之后这个节气的命名并不是“惊蛰”,而是“启蛰”。启蛰之后才是雨水。从改“启”为“惊”的历史缘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将“启蛰”的形名更改为“惊蛰”,而且变更了启蛰与雨水的序列位置,这都是汉代所为。
汉武帝的祖父汉文帝(名刘恒,前179年~前157年)时期,为了避刘恒之“恒”字名讳,将老子五千言中“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的“恒”字,强行篡改为“常”字。这在五千言的通行本《道德经》里面一直延用至今,从未有人为它正名。无独有偶,汉武帝的父亲名刘启(前156年~前141年),汉武帝为了避开他父亲的名讳,就将二十四节气中“启蛰”之“启”篡改成了“惊”字,从此“启蛰”就变成了“惊蛰”,逐渐丢失了节气名称的原义。
后代学者在研究节气的时候,因为不知原委,也就想当然、牵强附会地美化这个“惊”字与春雷之间的关系,人为性地让节序名称和顺序去符合自然规律,既迷惑了自己,也成功地迷惑了后代。但是,从自然界的气运变化上,从五运六炁(气)的变化层级而言,启蛰绝对不能运用到雨水之后,因为龙行才能雨施。
当代《殷虚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指出:“龙,又是东方天东宫苍龙的龙宿星宿”,“启,乃节气之称,即后世之启蛰。”“有启龙者,谓时届启蛰,龙宿见于东方也。”这说明启蛰形名的确定,与天文中的星宿运动密切相关。组成龙宿星座的星星,在每年的启蛰时会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商代甲骨文之中,就有正月龙见的记录:“癸卯卜,囗贞,有启龙,王比,受有又”;“贞:有启龙,王勿比。”启龙是启蛰的启龙。在天文学中,龙宿星见于东方天际,在身内则见于腰椎一(L1)上的能量变化。修身实践者以及对自己体内变化比较敏感者,在每一个节与气的转换变化之日、之时,如果能够同步入静而内观其身,就常常能发现和体悟出相应的脊椎体会出现类似于温差一样的变化,甚至会发现轻微的震动或者跳动现象。
《黄帝阴符经》:“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德,万变定基。”天、地、人三才都应该合德而守一,而不能擅自产生突变;仁、义、礼、智、信五德的形态、品质、品格以及动态都要与自然法则秩序相吻合,才能够实现万变定基。古代常常把“龙蛇起陆”作为先导和征候,通过对它们在陆地上的正常表现和异常表现详细地加以分析,来把握自然的变化。
在古六历当中,“惊蛰”节气的名称皆为“启蛰”。当代姜涛《“历居阳而治阴”——略论二十四气入历及其在清代以来的变革》一文中,总结了二十四节气中前六气在历代历法中的变动:
西汉太初元年(前104):立春、惊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
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隋开皇十七年(597):立春、雨水、启蛰、春分、清明、谷雨
唐武德二年(619):立春、启蛰、雨水、春分、清明、谷雨
唐开元十七年(729):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西汉太初元年,改启蛰为惊蛰;东汉元和二年,更改了节气的次序,将雨水移到惊蛰之前,清明移到谷雨前面。隋开皇十七年,将惊蛰恢复为启蛰。唐武德二年,恢复启蛰在前、雨水在后的次序。唐开元十七年,又改雨水在立春后,并且将启蛰改为惊蛰,沿用到现在。
由此可见,将启蛰改为惊蛰,是汉武帝时期避讳的产物;而后世屡次将惊蛰的次序颠倒至雨水的后面,则是丢失慧识文化所赋予的节气本义,将“惊”字与自然现象进行附会的结果。若依据物应性来定位,启蛰就当在雨水之前。因此,对于“启”和“惊”,我们应当正确地把握,惊蛰绝对不能运用到正月,只能是二月启蛰然后听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