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请问下是潮汕人的有谁知道一个叫港头十八洞的传说么

  • 作者: 勿忘13481033
  • 来源: 盐焗风水网
  • 2020-04-14

楼主所说的应该是“杨文广平闽十八洞”~~特选取小说的研究文章如下 <<杨文广平闽十八洞》是一部在闽台地区以及南洋华人社会流传广泛的章回小说,小说版本甚多,叶国庆先生曾收有七种,书名也有《平闽全传》《平闽十八洞》等,最早的版本为光绪十一年版。

1926年林语堂先生来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任教期间,就在《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第二期上发表了《平闽十八洞所载古迹》一文,指出《平闽全传》系作者借用杨家府名将杨文广,演述陈元光开漳历史。

1935年,厦门大学叶国庆教授又在厦门大学学报发表了题为《平闽十八洞研究》的论文,进一步以文学与史学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

自此,《平闽全传》中的杨文广即陈元光这一说已被学界、读者、乃至听故事者所广泛认同。

时过六十年,1994年,台湾李亦园先生独具慧眼,发现了该书最有价值的是有关福建少数民族的描述,隐含着很多民族学的研究资料,在《台湾与福建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中发表了《章回小说<平闽十八洞>的民族学研究》一文。

诸前辈大师的论述已极深入透彻,笔者供职的漳浦县,既是闽南蓝姓畲族人口最多的县份,又是陈元光入闽平定“蛮獠啸乱”,最早建置州、县的地方,也是《平闽十八洞》一书着墨最多的地区,有机会拜读诸先生的论述,陪感亲切。

为此,笔者在闽南地区进行了一些调查,并查阅一些外地的资料,获得数条传为杨文广平闽十八洞的资料,整理出来。

根据诸前辈先生的研究,小说中涉及的城池有越州城、吴州城,位于上杭-永定界和归化县,属闽西地区;属闽北地区的有位于浦城县的碧水洞,建阳县的天山洞,南平的天魔洞;属莆田市的有壶公山青草洞,百文山的清峰洞、水晶洞,仙游的镇山洞;此外,福清蜈蚣山的蜈蚣洞,三明地区的大田红砂洞等。

余均属闽南地区,其中属泉州市的有南安外沙的寿仙洞,安溪的铁松洞;厦门有天吴洞,鹭江洞;属漳州的有漳仙洞,平和的飞龙洞,龙海市镇海的蝶仔洞和海澄的蜜婆洞,漳浦娘仔寨的飞鹅洞。

陈元光或杨文广攻打娘仔寨,是一个流传比较广的民间故事。

在《平闽十八洞》里,称娘仔寨在漳浦县外百里,实际漳浦也确有一座娘仔寨,位于漳浦县城西南约十公里,属盘陀镇下阮村娘子寨自然村,与大南坂农场腊山村的地界相邻。

漳浦民间也盛传,唐以前,这里就是娘仔妈金精娘娘的营盘,寨址位于一处圆葫芦形的较平坦的小台地上,三面是小溪或水田包围着,西面和漳浦的主要山脉梁山相邻处是一座略呈三角形的小山。

当地人称娘仔寨是鹅穴,东侧的台地是鹅头,寨东面一略高于水田的,现做为小路的小台地,即为鹅嘴。

寨中心的民居门前还保存着一块卵形的乌黑的大石头,是为鹅髻。

台地中部狭小的地方仅三四米,是为鹅项,远处三角形的小山即为鹅尾,娘仔寨绕东侧,是称为鹅头的台地,周长约300米。

墙体岩石垒砌,墙中填土,墙宽约1.5米,寨依照山势,作不规则圆形,西高东低,东、南、北开有寨门,寨墙的石头大多是长约0.8米的、楔形的、接近于原始状态的花岗岩石,偶尔也能找到开凿岩石的钻洞,但凿洞极为粗犷,可知年代久远。

寨门以较规则的条石构筑,也可能是后人修建的,现东寨门尚存,却也被淹没在荒草之中了,寨墙破坏严重,仅存近百米长,残高3.5米,其余仅存墙基。

关于娘子寨的建造年代是否确为唐初,建造者是不是少数民族,尚需进一步调查论证。

但从遗址的现状看来,确为漳浦境内一座较为古老的、原始的寨址。

传说娘子寨为鹅穴,寨即为飞鹅洞,娘仔妈防守严密,杨文广屡攻不下,最后采用部将的计谋,化装成英俊少年,迷惑娘子妈,在寨中暗中行事,称寨中缺水,需挖一口井,选中鹅项的位置开挖,坏了寨子的风水,破了寨,并收伏了娘子妈并结为连理。

台地中部狭小的代表鹅项的地方,两边是深沟,据说就是宋军用计开凿水井,斩断鹅穴的地方。

娘仔寨村现住有二百多人口,村民陈姓,开始只有二户,分衍至今,不过五代左右,他们的始祖从盘陀东林迁来,而东林村则源自石榴梅林,梅林为漳浦陈姓最大的聚居地,也是认为纯正的陈元光派下,但他们同样相信娘子妈的传说,熟悉娘子妈的全部故事。

寨子西侧有一座小庙,占地仅4平方米,是村中主要的神庙,庙中供奉三尊木雕神像,其中一高约25厘米的女神像,是为娘子妈,造型甚为粗糙。

据说原来的古神像被盗,二十年前按原样重雕,而另二尊为男像武士,漆面多已脱落,当有百年以上历史。

作为村中唯一的神庙,庙中香火不绝,而且传说娘仔妈对于保佑小孩健康平安,保佑妇女生育甚有灵验,也偶有周边的群众前来烧香。

对于那个据说是鹅髻的卵形石头,村民也是敬奉有加,平时绝不敢在石头上放置污物。

娘仔寨位于梁山北麓,被认为是陈元光平闽时军事活动的主要地区,有一部分人甚至认为是最早建立漳州府的地方。

娘仔寨和娘仔妈的故事由来已久,过去传说的是杨文广和娘仔妈的关系,而不是杨文广的四子怀恩。

  娘仔寨西北侧,数百米处有一座圆形的土山,直径约500米,山名称天鹅山,说明与娘仔寨有鹅穴的传说有必然的联系。

娘仔寨东面,直线距离约三公里处,为大南坂农场金岗山作业区尖锋山,山形呈三角形兀立,虽为土石,但山势甚为陡峭,山顶上则有一丛藏密的林木,三十多年前,笔者初到此地,就对这山形如此陡峭深感不解,有当地老人称:这里原本无山,杨文广平闽十八洞时,为从高处探看娘仔寨的虚实,令十万大军每人运一把土,遂堆成此山。

近年来,笔者爬上山头,才发现树林中藏着的是一座明代建造的墩台,残高2米高,边长3米左右,保存甚是完整。

类似娘仔妈的故事也见于莆田。

莆田埭头石城有一座颠岩山,山上也有一个飞鹅洞,传说当年杨文广率军连续攻下了土著的十七峒,到了莆田埭头石城颠岩山。

却久攻不下,其因是峒主金贞娘子武艺高强,踞高临险。

几次交战后,获悉金贞娘子性淫,经常下山强掳青壮年男子上山享用。

于是杨文广扬言军营缺水,退至有水源的地方扎寨,让金贞娘子放松警惕,再选派一个叫张弟的美男子混杂于近村百姓中,有意让金贞娘子掳入洞中。

金贞娘子见张弟十分英俊,遂宠爱有加,而张弟也就投其所好,整日一起饮酒作乐。

金贞娘子在酒色浓酣时,透露出飞鹅洞之内密。

张弟趁机'献策',金贞娘子果然中计,杨家将趁机登上颠岩山,攻下飞鹅洞。

后来张弟不听师嘱,经过涵江鳌山海面时,不幸落海身亡,变成一只十分难看的蟹,被人称为“鬼蟹”。

至今,每当退潮之时,它就用大脚随意钳住一物遮面。

相传这是张弟自认形丑,羞于见人。

杨文广获悉,痛叹不已。

颠岩山飞鹅洞的故事与漳浦娘仔寨飞鹅洞实际上是同一个故事。

《平闽十八洞》中龙海的镇海有一个蝶仔洞,在岐尾海滩。

岐尾,现称旗尾。

位于龙海市镇海卫城。

蝶仔洞,或称飞蛾洞。

镇海卫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系江夏侯周德兴筑以备倭,下辖六鳌、铜山、悬钟等城。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隆庆三年(1569年)先后重修。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对沿海实行迁界政策,卫城在界外,遂废。

康熙二十年(1681年)再修。

镇海城依山面海,与厦门遥遥相望,城墙以条石构筑,设有四个城门和水门。

南门为瓮城,建于滨海石山上,地形险要。

城内有后山、古山、召山、曜山、仓山,统称“五星山”。

城外又“酒桶头”、“土地公山”两山,统谓“七星落地”。

城南有象鼻山,与旗尾山相通。

城中小石山遍布花岗岩石,岩石裸露,造型各异,也形成许多天然的石棚石洞,石洞或与水门水沟通连,多有通到城外的,其中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闰五月二十日夜,广东饶平贼寇张琏等就从东门的水门阴沟潜入城中,杀掠官军无数。

今在水门犹可见盖以石板的阴沟直通城外。

水门右侧柳树下又有一个古地洞,城里人盛传石洞口虽小,但里头四通八达,是一个大形的地洞群,并通到海中,当年杨文广平闽,此为闽南十八洞之一的'飞蛾洞',宋军经过这里,被妖氛所阻,久攻不下。

杨文广百般无奈,气愤之余,把祖传的金枪掷于海中,不想正剌中妖魔,妖氛遂平。

北门外二里许的东岳庙右侧小山上,也有一个山洞,洞外有亭,称“石室藏春”,石洞深不可测,寒气袭人,洞外一巨石上有天然的锁孔模样的凹痕,相传能以指掌扣满两端锁孔,就能打开天锁,进入洞中,得到杨文广的藏的宝剑天书。

莆田壶公山在《平闽十八洞》中,有一个青草洞,洞主是杜引,是一头蚯蚓精。

但现在壶公山的的杨文广洞,洞名则为桃华洞。

壶公山海拔700多米,屹立在莆田南洋平原上,登山远眺,莆阳风光尽收眼底,是莆田的一大名胜,“壶山致雨”列为莆田的二十四景,

山中的凌云殿,奉祀玉皇大帝,有莆田第一殿之称。

据说是宋代杨文广收复南蛮十八洞之一的山洞在凌云殿前的路旁,洞口有一块突出的巨石,上面刻着“桃华洞”三个大字,洞穴现还保存着,并被乡老辟为旅游仙洞。

《平闽十八洞》中,在南安外沙有一座寿仙洞,外沙及寿仙洞均未能寻访到,而南安的名胜雪峰寺,则有一处传说杨文平定的山洞。

雪峰寺位于南安康美镇杨梅山中,是唐代高僧义存大师得道之处,杨梅山雄伟峻峭,山中林木葱笼,古树参天,庙宇林立,以雪峰寺为主,又有慧泉寺、本山岩、西真寺、太湖岩等名刹。

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文化积淀,使雪峰寺形成了“洗心泉”、“缓步径”、“芭蕉阪”、“山月楼”等四景;“晴窗晓日”、“花坞晓雾”、“萝薜凝烟”、“北牖凉风”、“苔阶邑露”、“山楼夜月”、“石窦鸣泉”、“香庭蕉雨”等八趣。

宋代大儒朱熹、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等名人均游过雪峰寺,留下大量的题刻。

此外,寺后又有'太虚洞'和'九洞空'二处洞穴景观,洞极其神秘,深不可测,相传从山顶可直通向山下的深潭中,古代曾是闽南十八洞,杨文广平闽时,就与洞中的妖孽大战了三百回合,才镇住了煞气。

洞名对不上号的,还有小说中有位于平和县的飞龙洞,洞主邓角,肋下有二翅,其妻地列夫人,是头果子狸精,《漳州府志》则称,“伽蓝洞在平和县马蹄山麓,极为幽险,古称南蛮十八洞”。

莆田壶公山,平和飞龙洞等洞名虽不一样,但地点却应是小说中所描写的。

地点和洞名完全与小说无关,但民间盛传为杨文广平定的蛮洞,为数也不少,其中故事比较完整的是太姥山的杨家溪。

闽东太姥山西侧是九鲤溪,又名赤溪,进入霞浦县境内称后杨家溪。

杨家溪自古是浙江进入福建的必经之地,溪水清澈,两岸青山夹峙,树林茂密,怪石峥嵘,南宋状元王十朋赴泉州任知府时经这里,曾留下这样的诗篇:“门拥千峰翠,溪无一点尘,松风清入耳,山月白随人”。

传说杨文广平闽十八洞,第一洞就在这里,所以称杨家溪。

杨家溪的中游有个深潭,潭边有一个深洞叫十八洞。

传说十八洞原来就住着一只善良的老龟精,后来了一只龙鳗精霸占了十八洞。

这龙鳗精自封大王,在十八洞招集了一群大小妖精,独霸一方,危害百姓,杨文广的军队入闽后,激战多次,杨文广战死,(一说受伤)杨金花下山为兄报仇,后来观音显灵,将龙鳗精封在洞中。

据说现在潘溪镇赤溪村湖里与霞浦交界的四干濑,就是当年激战时宋军搬石头填潭形成的石堆小岛,石壁上有杨文广以木柯寨降龙木制成十八支降龙箭射的痕迹,杨文广沉船变成为断船石,部将战死的将军石,参战的小松鼠精、青蛇精、小蟹精、猫头鹰精化成奇石,还有杨金花参战时站的石墩,妖精下棋的棋盘等遗址。

1993年福鼎县磻溪镇赤溪村一村民在潭里抓鱼时还捞到一罐官军丢失的白银。

至今当地人端午节做粽子,传说就是为了钩杨文广在战斗中脱掉的靴子和金盔甲。

据传,杨文广卸甲时许诺:当地如有一家生十丁,并且全部娶亲时,可用粗糠搓成绳子放入潭中,即可钩上金甲。

故事编得很完整,溪上的岩石也惟妙惟肖,均与故事相对应。

现属石狮市的范围内则有二处传说杨文广平定的地方,一是永和狐狸洞,二是灵秀山洞,灵秀山位于石狮市西面,山上有金相院等名胜以及数处历代名人题刻。

传说杨文广在平闽时,在平定了永和的狐狸洞以后,马上挥军攻打录秀山塔朵峰的白鼻洞。

灵秀山山势陡峭,易守难攻,蛮兵沿着“白鼻洞”四面筑起高墙,安排滚木强弩,并且驯练了一批野兽蛇蝎。

宋军围山数月,久攻不下。

后来,杨文广采用了四子怀玉的计策,三面包围,采用了火攻,利用西北风起,火烧贼寨。

蛮兵见三面被强敌围攻,只有东南面既没有宋军把守,又是坦平的溪谷,就往东南面突围,其实东南面是密布的茅草,在溪水中浸泡,蛮兵一到,上皆结成草团,人马进入草丛,就被绊住,宋军冲出,大获全胜。

从此,这条山溪就叫做“结草溪”了。

漳浦是陈元光入闽平乱开漳功成业就的地方,也是《平闽十八洞》小说的的高潮处,平定娘子寨的所在地,关于杨文广平闽的故事流传广泛,境内除娘仔寨、尖峰山外,所知还有港头十八洞、南峰十八洞、清暑岩十八洞、海云岩十八洞,陈仓岭十八洞、万安堡--柳州城,杨美十八洞、以及玳瑁山杨广寨等相关的传说,分述如下:港头位于漳浦县东北,属佛昙镇,港头村始于元代,盛于明中期,保存有据说元代始建的'刁氏土楼',明中期林姓出过三名知府,盛极一时,村后为石山。

由花岗岩石组成山体,多有石棚石洞,明代曾建有一座寨子,寨墙根据山体地形,绕山一周,其中寨内南侧山麓在石棚下,有一石洞,深不可测,传说是十八洞中的蝶仔洞,洞中蝴蝶成精,经常出来为害村民,后为杨文平所平。

抗战时期,村民为防备日冠,准备将洞穴作为避难处,移动周围的岩石进行掩饰,久而久之,居然忘记了洞口的位置。

南峰十八洞同样传说是蝶仔洞,南峰山位于漳浦县赤湖镇,省道公路南侧,亦为一座兀立的石山,山上均为乌黑的岩石,极少草木,在赤湖的八景中,有'南山空壳'一景,说的就是南峰山是中空的。

前人多有咏南峰山的诗,抄录三首如下:

“峥嵘叠翠峙南峰,峭谷空山洞蝶凶,十八奇岩玄莫测,渊深特定海泉淙。”(陈万年)

蝶精传幻巢南山,蚀谷伤农酿祸患,空谷流泉淙壑海,洞开十八去无还。”(陈井方)

“春风秋雨罩南峰,空谷悬泉浇溜淙,本是汉唐蛮獠地,洞天十八尚留踪。”(陈锦芳) 从这些诗里可以看出,南峰山是杨文广平定的十八洞之一,十八洞指的是一个连续的石洞,整座山几乎是中空的,洞深可通到海中,是蝶仔精的洞穴,平时经常出来蚀谷伤农,为害民间。

南峰山洞口极为隐蔽,需当地人才能找得到,80年代有关部位门曾组织多人前往探险,带数条尼龙绳,人各二把手电,深入洞中,最后因电池耗尽,半途返回,从洞中的一开阔处带出了几个破碗,为南宋时代的珠光青瓷碗。

可见这个山洞很早就被人所利用,或作为乡民避兵匪的地方,或作为山寇盗贼聚啸的去处。

清暑岩十八洞,也是传说杨文广平闽的山洞之一,但具体故事不明确。

清暑岩位于旧镇镇桥头村,是一座东西走向的石山,山顶有明代建造的风水塔,山东侧靠海处更是巨石累累,其中在一石崖上刻有'清暑岩'三大字,两边刻有“山囗道人王庭囗淑翁蓝囗,弄月呤风囗游于斯”的边款。

洞口隐蔽在草木之中,极为幽暗阴森,据说洞中洞洞相连,可通达山顶和海中,但周围的村民似乎没人进入过。

海云岩十八洞,海云岩位于旧镇与赤土乡之间的海云山南麓,山以裸露的花岗岩巨石叠成,多有天然石洞石棚,南宋间僧人以二个天然石棚构筑石室为寺,称海云寺,其中一石室中有石洞,洞口有南宋绍兴年间游海云岩记事石刻。

石洞深不可测,传说为十八个洞相连,通到海中。

陈仓岭十八洞,位于漳浦县北部玳瑁山脉陈仓岭古道边,为漳浦县与龙海市交界处,由数个巨石叠在一起,中有石洞,幽深潮湿,传说是杨文广平闽时平定的蛮洞之一,具体故事已失传,只存地名,并被编入1∶10000的地形图中。

陈仓岭十八洞南面三公里处,为马坪镇文店村,该村有一座古堡,漳浦人盛传,是杨文广平闽时曾陷其中的柳州城,据笔者调查,堡为长方形,堡墙外以条石或鹅卵石砌构,内侧夯筑厚0.4米的三合土,总厚近2米,上面三合土墙垛,墙高3米,全堡宽60米,深80米,城南面开堡门,门条石精砌,内为石板平顶,外为券顶,门匾刻“万安堡”三个大字。

原有纪年款,已无法看清,门上原建有城楼,今已无存,村民亦不知形制。

堡四角各建一座小角楼,正方形,边长约3米,高三层,现已废。

与堡正门对称的北面建一座小庙,单开间,祀保生大帝。

东西两面中间亦开有小门,堡中南北中轴线内留一个宽约10米的空间,两边则建满了民居,据说此处原为圩场,两边均为店铺。

该村戴姓,原居井尾半岛,永乐间一支迁佛昙东坂,一支迁于此,此堡应为明代中期村民建造的防寇城堡。

杨美十八洞,位于漳浦县赤岭畲族乡的杨美村和花园村之间,中间隔着玳瑁山脉的一段余脉,相距约二公里,据说洞穴就穿越整座山,洞南面是一个石崖,1986年石匠采石炸开了一个洞口,乡政府认为是杨文广平闽十八洞的遗址,是文物古迹,曾上报。

笔者前往调查,为一个狭长的山洞,洞口仅容一人通过,极为幽深,未能进入调查。

洞北边洞口位置不详,但有一个流传广泛的关于黑狗贼的传说:传说一妇女生下一男孩,白天看起来是人,晚上则变成了黑狗,其夫厌恶就离家出走。

妇女为养活儿子,只好私通山上的和尚。

后来村中常有财物丢失,村民集体守夜,发现丢失财物时均见一头黑狗跑过,才弄清原来是这黑狗所为。

黑狗在村中不能居住,就外出为盗。

他知道母亲常常夜间涉溪到对岸的庙中,女人缠脚涉溪不便,就建了一座小桥,称双板桥。

今双板桥,和尚庙,还有纪述这个故事的摩崖石刻尚在,但据笔者调查,石刻应是记载南宋绍兴二十年筑路的事,与黑狗贼无关。

杨文寨位于赤岭畲族乡北侧的玳瑁山中,为一座简陋的小山寨,以乱石构筑,周长约100米,寨中有石室,约10平方米,当地人传说是杨文广平闽十八洞时攻打的一处山洞,久而久之,或称文广洞,或称杨广洞。

省内外还有把十八个相连的洞穴称为十八洞的,所知有数处,

这些洞基本与杨文广平蛮的故事不相干,指的也是一般意义的自然的山洞。

此不赘述。

<p>

陈元光是一个地区性的人物,活动范围仅限于漳州和潮州一带,入漳平蛮的事迹传下来的不多,几乎没有什么故事,且'唐史无人修列传',所以影响不大。

目前被地方史界津津乐道的一些事迹,也是明代中晚期以后才开始出现的,可能闽南人多半认为祖籍是河南光州,唐代随陈元光入闽,为张杨先祖的事迹而宣传陈元光。

张冠李戴,借杨文广的传说故事演绎陈元光,则是小说家惯用的手法,这点前辈学者已有透彻的研究了。

杨家将在北宋就已经天下闻名,杨文广平广西,对象也是少数民族,故事是真实的。

赵宋积弱,先后侮于辽,辱于金,亡于元。

人民盼望社会安定,崇拜那些战胜少数民族的英雄,同时也对少数民族怀有敌意,杨文广的故事符合汉族人自宋到元、明、清历代人的感情,而成了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故事。

南方一些省份,特别是有少数民族混居的地区,杨文广平蛮的故事,至少从明代开始,就在南方很多地区流传了。

福建,湖南、广西、浙江、广东等省份均有关于杨文广平蛮史迹的传说。

所见最早的记载是大地理学家徐霞客的《粤西游日记》中所描述的:截大道横过,东去一里得聚落,则郡东门之对江渡也。

于是濒江南岸倚屏风山北麓东行,其处村居连络。

一里,抵登台山,居聚愈稠。

江为山扼,土人谓登台山巅有三虎,夜辄下山啖猪犬。

民居环山麓而崖峻,虎得负嵎,莫敢撄焉。

转而北去,路从山南绕其东麓而北。

闻其处有杨文广洞,甚深杳,从江底潜通府堂,今其洞已塞,土人莫能指导,仅人人言之而已。

《平闽十八洞》最早的版本为光绪年间的。

可知杨文广洞则古已有之,小说只是选择了其中一些作者所见所闻的杨文广洞的资料。

当然,小说出现后,尽管从文学的角度上,语言、结构等都是低档的,故事情节也多为套用明清通俗小说中《平南》、《平西》、《扫北》、《征东》之类的一些内容,但在闽台地区的影响却是很大的,这是因为小说反映了人们对杨文广这一平定少数民族的军事强人和那些血战保国的将领人物的崇拜,极容易引闽台地区读者对陈元光平闽开漳事迹的联想;作为历史上第一部以闽南为主要背景的小说,其中大量闽南人熟悉的地名,俗语,以及某些环境风俗,令人读之陪感亲切。

除了小说中提到的,可以找到真实地点的如娘仔寨,镇海旗尾的蝶仔洞等,一些神秘的洞穴也纷纷加入被杨文广平定的行列,仅漳浦一地,就出现了十处之多。

闽南遍布石头山,洞穴甚多,且地处南方沿海地区,地气潮湿,山中蛇蝎、蝙蝠、蝴蝶等小动物很多,洞穴也就常常具备阴暗险凶的特征,具备了作为妖魔洞府的特征。

这一些,有多半是受了小说的影响而出现学界普遍认同“洞”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峒寨,其中如漳浦的娘仔寨就具有这一特征,而大多数的传说中,多数指山洞。

十八只是个概数。

       

有趣的是,本文上述的山洞中,如海云岩十八洞,南峰山十八洞,清暑岩十八洞,港头十八洞等,均与徐霞客描述的山洞很相似:“杨文广洞,甚深杳,从江底潜通府堂,今其洞已塞,土人莫能指导,仅人人言之而已。”

漳浦目前拥有三万畲族人口,在本文上述的十个地点中,杨美十八洞、陈仓岭十八洞,港头十八洞,杨广寨、万安堡,以及镇海旗尾蝶仔洞,都处在目前蓝族畲族聚居的地区或相邻的地方。

在这些传说中,杨美十八洞的黑狗贼故事值得注意,杨美村是蓝姓畲族人聚居的地方,由十几个小山村组成。

黑狗贼白天为人,晚上为狗,暗合畲族祖先盘匏是龙犬的传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地的蓝姓畲族村民对黑狗贼怀着很强烈的同情心,不追究他偷盗的事,说他为偷情的母亲搭桥,是孝子等。

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传说,有待于另文进一步认真发掘整理的故事。

~~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请问下是潮汕人的有谁知道一个叫港头十八洞的传说么

风水
家居
事业
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