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风水中国记录

  • 作者: 达?矢抾哆拉?
  • 来源: 盐焗风水网
  • 2020-04-11

中国风水学可以说是从古至今五千年的历史,它的形成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至今风水的每个阶段性的发展却并不为人所知,今天就来为大家说说风水学的发展历史。

原始社会

  虽然没有风水学的说法,但因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人提出的生存挑战,又值农牧社会之故,当时的人们必须“择地而居”,选择“近水向阳”适宜人类繁衍栖息的地方。这是一种适应性的选择。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风水学随即见诸文字记载,如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关于卜宅的记录。从后世发掘的大量甲骨文卜辞和《诗经》中可以看到,中国人在商周时期就以将陆地区分为山、埠、丘、原、陵、岗等不同的地行地貌,将水域分为川、泉、河、涧、沼、泽、江、沱等,当时对大地的差异性有极为细致的分类,为日后的“相地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尚书》中,将当时的疆域以河流、山脉为界,划分为九州,这也是后来中国称为“九州”的由来。在《周礼》中出现了这样的文字“以土宜之法,办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卸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开始出现“相民宅”的说法,并有了“土宜法”这种相地的知识系统。《逸周书》载“土宜天时,百物行治”,可见“土宜”二字呼应天时,附天观地是当时百物的遵行规则,也是治事的方法,也因此成为后世风水术的依据。周朝时期,周武王营建洛邑时,就命周公相地,《尚书》载“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可见周朝人相信占卜,周公也是一位相地高手。

战国先秦时期

  各种学术兴起,随着《周易》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盛行,开始建立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为主导的学术思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仅承袭了以往的“土宜”观念而且更加具体,同时开始有了“气”的观念。从《晋书》知“始皇时,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故始皇东游以压之,改其地曰秣棱,堑北山以绝其势。”当时有了“望气者”的说法,可见已有风水行业的专业工作者。又据《太平寰宇记》卷95记载,秦代的长水县有一座山(今浙江省嘉兴县南边),秦始皇听术士说山上有王气,便遣发了一批死囚去挖山,囚徒们受不了劳苦,一哄而散。

秦朝

  秦始皇建造的阿房宫占地近300里,离宫别馆遍布在山谷,以南山为宫门,以樊川做池子,阿房前殿可坐近万人。始皇家动用70万民夫,挖空了骊山,穿透了三重息壤,规模之大,真可谓空前绝后。还有始皇陵,占地广阔规模宏大,这两大工程的实施,说明秦代相地水平是很高的,从中不难体会秦代地理勘察技术的高超,也可以归功于相地术的发达。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相宅活动,一方面是相活人的居所,一方面是相死人墓地。《尚书》载“成王在丰,欲宅邑,使召公先相宅。”这是相阳宅。《孝经》载“卜其宅兆而厝之。”这是相阴宅,是用占卜的方法择定地点。

西汉

  相地术更是盛行。司马迁《史记》载,汉武帝聚会占家,问某人可娶否,堪舆家说不可。此时的堪舆家精通天文地理,相地术也称为“形法”。到了东汉,人们开始重视丧葬,从而导致风水观念的兴起。王充的《论衡》中就详细叙述了葬礼的忌讳。东汉人非常注重居住环境,《后汉书》提到的“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瞥,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的家居原则,在后世都成为阳宅的基本理论。在汉代还出现了《堪舆金匮》、《宫宅地形》、《移徙法》、《图宅术》等风水著作,标志着风水学在理论上有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

魏晋时期

  中国出现了不少风水大家,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郭璞,他的《葬书》将风水术从传统的相地术中抽出,对风水下了定义,并全面构架起风水理论,奠定了后世风水的基础。他首倡的“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迄今传承了一千七百多年而巍然不倒,在今天更加熠熠生辉大放光芒。中国人习惯把郭璞称为风水鼻祖。

隋朝

  比较而言不太信风水,但出了一位有名的相地师萧吉,著有《相地要录》、《宅经》、《葬经》、《五行大义》等名著,为后人景仰。他曾给皇后择吉地,当皇帝不听他的建议时,他预测到隋朝运数不长。隋朝宰相杨恭仁迁移祖坟时,请了五六批风水师前来相地,其中有个叫舒绰的猜中地下之物而受到重赏。可见当时还是盛行风水的。

唐朝

  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鼎盛时期,各种学术也广泛兴起,同时更加促进了风水理论的发展,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当时一般有文化的人都懂得风水,出现了一大批名师。其中江西派风水师杨筠松在民间实践风水勘察和授徒起到了全面推广的作用,从那时起,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宫宅、乡村、墓葬都不同程度受到风水学说方面的影响。著名的唐玄宗也相信风水,《大唐新语》、《太平广记》中有很多风水的记录。当时的道士也多懂风水,唐代设有“司天监”,专门看天文现象,因此司天监里的官员必须懂风水。杨筠松就在司天监任过职,唐僖宗封他为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专管灵台地理事物,可见唐代的风水不但民间相信,朝廷也更是重视。杨筠松后来把宫廷的风水书籍挟出到江西一带传播,弟子盈门反响极大。唐代国力强大,版图扩大到西域,在敦煌莫高窟文献中找到《宅经》、《阴阳书》等,就可知风水观念远播西北地区。

五代十国

  因袭唐代兴盛的风水观,各代皇帝都信风水,到后周时风水术被加入了许多迷信色彩,使世人真假难辨。

宋代

  陈抟、邵康节、朱熹、以及蔡元定等著名易学家对风水进行了阐释和认定,一些风水著作相继出版,从而出现了以江西形法派和福建理法派为主体的风水学理论体系。宋徽宗相信风水,他原本无子,有一位术士告诉他,将京师西北隅地势加高数倍,就可得子,于是命人照做,果然得子。因此更信风水,又命人择宝地筑“上清宝篆宫”,结果劳民伤财,国库空虚,以至政权衰败。宋代的风水大师特别多,赖文俊、陈抟、徐仁旺、吴景鸾、傅伯通、蔡元定等都很有名。

明朝

  朱元璋建都金陵时对风水极为重视,城外大部分的山都是面向城内,有朝拱之势,唯牛首山和花山背对城垣,朱元璋不悦,派人将牛首山痛打一百棍,又在牛鼻处凿洞用铁索穿过,使牛首山势转向内,同时在花山上大肆伐木使山秃黄。明成祖时,将都城迁往北京,即完全按照风水观念建造。明成祖是一位笃信风水的皇帝,这也导致民间全都讲究风水,风水成为明朝人一生中很重要的准则。北京名胜“十三陵”就是被风水大师廖均卿相中之地而推荐给明成祖,成为明朝皇帝的陵地区。明朝还有个传奇人物刘伯温,民间传说他精于风水,说定都金陵就是他相的地,有一本《堪舆漫兴》就是托名于他。

清代

  设有司天监,除负责观天象记天文外,还负责修建陵墓的堪舆工作,因为清代各皇帝都笃信风水,很重视陵墓方位。清东陵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26公里,地跨北京三个郊县,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个极其庞大的帝王陵园,由此可见清代皇帝对陵墓风水的重视。而至今保存完整的故宫紫禁城,就更是严格按风水学建筑的经典杰作,其恢弘磅礴的气势不知征服了多少世人。清朝还设有国师府,共有400多名国师。这些国师因为得到优厚的俸禄,所以一生都死心塌地地为王朝为皇帝效劳。国师府的任务是:一为王朝找到好的风水宝地,安排好使用方法;二是破坏民间的地理风水,使之出人不敢向朝廷造反,不能夺皇位。这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应用地理风水这门无形科学做他们的统治工具的一个例证。纵观历史,先秦是风水学说的孕育期,宋代是盛行时期,明清是泛滥时期。明清两代,通过对各类风水学书籍的收集整理,以及学者们的不断探研,风水理论已相当完备。风水师的勘察活动已普及到从帝王宫殿到城乡民宅各类场所。

从民国到现在

 学者们主要是对中国风水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评估和研究。上世纪,风水学在旧中国是大有市场的,国父孙中山的中山陵地就是请著名风水大师沈竹礽进行反复踏勘后确定的。解放后,风水理论受到沉重打击,作为一种风俗继续存在,死而不僵。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东南亚、日本、韩国、欧美等地区掀起了一场“研究”中国风水的热潮,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运用风水理论指导生活。现在,一大批“学者”为寻找风水的科学内涵都在苦苦的追寻。2005年中华太极风水研究院韦善国院长研究发现地球光磁感应场(太极场),科学揭示了中国风水的神秘面纱,发现风水的科学内涵。利用太极探测仪科学寻龙点穴,科学对每一个区域的环境进行风水评估认证,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阴阳宅风水开始步入科学运作的时代。

其他国家历史中是怎么记录中国的?

谢谢悟空邀请问答。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史载入册。古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经济、政治交流从没有中断过。东西方国家古代称中国为“丝国、瓷国”。古罗马称古中国“大秦”。日本称我们“支那”有贬损我们的意思。俄罗斯称古中国“契丹”。越南称古中国“船国”。韩国称古中国“掌柜。”中国有许许多多自称名:中原、华夏、神州、九州、中华、龙的传人、大汉民族、等。

中国的古人是如何记录大熊猫的?

在我国的历史文献中没有“大熊猫”一词,此词是在 1869 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发现并由当时的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阿尔丰斯·米尔纳·爱德华鉴定并命名之后才有的称呼。那么,中国古代居民是如何记录大熊猫的呢?

关于大熊猫的最早记载,是《史记·五帝本纪》中关于黄帝“教熊罴貔貅籀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之句中的“貔貅”,这种动物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大熊,有学者认为这种熊类就是大熊猫。随后,汉代的扬雄(公元前 53~公元18 年)所著《方言·卷八》“:貔,陈楚江淮之间谓之来,北燕朝鲜之间谓之妚,关西谓之狸”,这说明大熊猫在先秦两汉时期曾经广泛出没于季风区的森林之中。

图/清人画作中的驺虞

对于熊猫较为明确的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陆玑《毛诗疏》中记载“驺虞”有:“白虎黑文,尾长于躯,不食生物,不履生草,应信而至者也”,从白虎黑文与不食生物两个特点可以明显看到大熊猫的形象特征。据日本《皇家年鉴》记载:公元 685年 10 月 22 日(武则天执政的垂拱元年)女皇曾将一对大熊猫活体和 70 张白熊毛皮作为大唐国礼送给日本天武天皇。这说明大熊猫的在古代就被当做象征国礼的珍惜物种,这与现代大熊猫相比已经不逞多让。

图/日本出生大熊猫“樱滨”(左)和“桃滨”

晋代国人对于大熊猫习性与分布地点的记载就已经十分清晰,从晋代的文献中有关于大熊猫食铁和竹的记载,“似熊....能舐食铜铁及竹骨,骨节强直”。“貘。今出建宁郡(云南省北部)。毛黑白,臆似熊而小,能食蛇,以舌舐铁,可顿进数十斤,溺能消铁为水。有误食针铁在腹者,服其溺则化。…今蜀人云峨眉山多有之”。当时的大熊猫被人们神话为可以吃铁,消铁的神兽。

秦汉以来,人口不断增加,尤其是明清时期人口快速增长,原有的大熊猫栖息地被人类所占据,尽管这种占据并不是直线式的,但是一旦该地区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就很难再恢复。另外,由于气候的原因,大熊猫最喜爱的天然箭竹林仅存在于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区的少部分地区。就这样,大熊猫的生存区域被不断压缩到西南地区的高山深谷之中,我们对于熊猫的印象最终成为了身居四川深山的神秘国宝。

图/箭竹林中的大熊猫母子

参考文献:1.邓文霞:《历史文献记载中的大熊猫形象》

中国有用甲骨文记录历史的古籍吗?

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商周时期的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清光绪,国子坚王懿荣得了大病,四处求医找药,无意中发现药材中有一种刻了文字的龟甲,认为是很有价值的古物,于是便派人此处搜购,原来这些龟甲是河南安阳一帶农民拾获后卖给中药店的,后来经研究发现龟甲上的纹路应该就是古老的文字,这个发现轰动了学术界和文化界,从此,甲骨文受到许多学者、古董商和收藏家的重视。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发现最早的中国文字,是殷商時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面的文字,这些文字主要是用来卜断吉凶的,占卜的过程先利用火烧灼龟甲,龟甲上便会出现裂痕,商代的人们便根据这裂痕卜断吉凶,并將卜问的事情和结果记录刻在龟甲上,而这些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便称为甲骨文。

中国有哪些很厉害的行业记录?

3月9日,随着第100万台小米电视4A 32英寸 从位于中国广东省惠州市的工厂中被送下生产线,宣告小米又刷新了一项行业纪录——小米电视4A 32英寸 成为中国家电史上最快突破100万台的电视单品。

从2017年的7月10日正式量产,到2018年3月9日100万台正式下线,小米电视4A 32英寸 仅用8个月时间。专业的第三方监测机构「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小米电视4A 32英寸 是中国电视行业最快破100万台的电视单品。业内人士表明,在单一型号销量过10万就称之为爆款的电视行业中,最快破100万台绝对是一次“大事件”。

作为引领智能电视进入百元时代的产品,小米电视4A 32英寸 自2017年7月23日上市以来凭借出色的品质和厚道的定价,在中国市场赢得了口碑和销量的双丰收。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搭载人工智能系统的小米电视4A 32英寸 正式走向国际舞台,首站前往印度。作为中国智能家电的代表之作,让全球米粉享受到科技的乐趣!

七轮五点是中国职业联赛的一个记录吗?

重点不是有几个点球,而是这些点球是不是按规则判的,难道为了避免这个所谓记录就把该判的点球不判吗?中国足球的裁判为什么有这么多争议,就是因为有所谓的可判可不判,一旦有了这悟棱两可的东西,就会产生像你这样的问题,如果都按照规则该判就判,就算一场10个点球又有什么问题呢?

纪录片《空中浩劫》里面为什么没有记录中国的空难?

中华航空120和中华航空611都是,但中国的飞机目前的事故都是非常小,所以不会被记录到空中浩劫里

除中国外,是不是其他文明都不大记录历史?

只有我们中国有如此详细的记录,别的国家没有这么详细。

我们国家的历史包括国家历史、地方志、私人笔记或私人史书等多种历史。而国外很少有这样全系统的历史记录。

主要的原因一是因为我们国家廉价的书写工具发明,包括竹简和纸张使用;二是科举制度和对文人的重视;三是宗教思想不重;四是儒教历来重视祖先。

就拿欧洲国家来说,纸张传入前一直使用昂贵的羊皮书写,致使不可能有大规模书籍,以及欧洲国家重视武力,轻视文人,文人地位不高,以及基督教思想(大量的资源,包括羊皮、会书写的人都用于宗教记录)的影响,都使其对历史记录不那么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除美国等极少数没有经历完整的“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时代变革和没有年轻国家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经历了无数的朝代更替和社会变迁,历史都沿袭了“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这一历史准则。也就是说别的国家书写历史与我国的史家是一致的。

题外:

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我只能告诉你,史书记载的不能说是假的,那个历史的脉络,历史的梗概是正确的,是经得起考古佐证的。只不过其中的是非对错就“公婆有理”了。

中国航天器最远飞行记录是谁创造的?

截止目前人类发射的飞行距离最远的航天器就是美国在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探测器,距今已有40年时间,在这40年时间里旅行者一号以每小时6万公里的速度已经飞行了超过200亿公里的距离,这个距离算已经是冲出了银河系了。制造一颗星际飞行探测器主要由两个难点,一个是通信传输问题,一个就是燃料问题了。比如旅行者一号之所以能够持续飞行超过40年时间(计划到2025年停止所有工作成为一颗废星)。就是因为其燃料源为核电池,所以才能不间断飞行(当然大部分还是利用星球引力以节省燃料);而通信问题就需要发射专门的中继通信卫星来解决信号传输问题。我国虽然在深空探测领域起步的较晚,但是已经有一颗卫星的飞行距离超过了一亿公里,这就是我国在2010年发射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至今仍然在轨运行。嫦娥二号卫星在完成对月球的科学探测任务和通讯链路测试以及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的先期探测任务后,于2011年中受控飞离月球,奔向距离月球112万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L2点的国家。随后飞离L2点7个月后,嫦娥二号卫星已经飞到距离地球700万公里的图塔蒂斯小行星,并对其进行了拍照,随后一句高歌猛进,向着银河系中心飞去,截止20146年中,嫦娥二号的飞行距离自己超过了一亿公里。四年时间过去了,嫦娥二号仍在服役中,按照第二宇宙速度计算的话,嫦娥二号如果在这四年时间里仍在前进之中,那其距离地球的距离已经超过15亿公里了(前提是燃料足够)。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风水中国记录

风水
家居
事业
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