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古代除夕夜的两大主题—辟邪、祭祖

  • 作者: 胡说八道改革开放委员会
  • 来源: 盐焗风水网
  • 2022-02-02

除夕的“除”,并不是消除的意思。“除”由“阜”经过隶变而来,《说文解字·阜部》说:“阜,大陆,山无石者。”取其易于攀登之意,除本身也有这个意思,“除,殿陛也。”指的是台阶,所以除夕意思就是登上新台阶的前夕,正应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的俗语。

除夕是年关交接的关键时刻,所以在这一天夜里醒着不睡,才叫“守岁”,为什么要守?为的就是能第一个迎接新的一年,迈上新台阶,走上新征程,要的就是这份精气神。那在踏上新旅途之前,总还有些辞旧的工作要做,这就必须要说到除夕日的两大主题了——辟邪和祭祖。

辟邪

岁末年终,正是阳气微弱,阴气高扬的时节,同时也是新的生机孕育之时。在这个年与年交接的过渡阶段,辟邪就显得非常重要。事实上,从先秦就开始了。

最早的辟邪仪式是驱傩[nuó],而驱赶的是寒气。《礼记·月令》记载季冬之月,“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月令章句》曰:“日行北方之宿,北方大阴恐为所抑,故命有司大傩,所以扶阳抑阴也。”卢植《礼记》注云:“所以逐衰而迎新”。

古代信仰中,岁暮的寒气是衰颓之气,也是恶气,大傩正是为了逐除冬寒的阴气、衰气,为新春的到来做好准备。为了说明岁暮寒气的危害,人们将它与疾病联系在一起,化为疫鬼。

举行傩仪时,人们逐家逐村驱赶。驱傩人头戴假面,这种假面在周代为熊皮制作,所谓“黄金四目”。掌管驱傩的职官为方相氏,《周礼·夏官》有云:“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

这个驱傩仪式,到了《吕氏春秋》的记载里,被大量简化,只保留了在除夕日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的仪式,但这个仪式直接来源于先秦的驱傩仪式,汉朝高诱注曰:“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周礼》‘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楯,率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鬼’,此之谓也”。

而汉代,傩仪的规模空前盛大,要选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一百二十个童子,头裹红色头巾,手拿长柄摇鼓。方相氏打扮如周朝,黄金四目,执戈扬盾等,还有十二个身披毛皮、头上有角的神兽,预备在宫禁之中,驱逐恶鬼。在夜漏上水的时刻,朝臣皆头裹红巾,在殿阶守卫。皇帝驾御前殿,黄门令奏曰,“侲子备(童子),请逐疫。”

于是中黄门倡,侲子和,高唱十二神灵之歌,请甲作、雄伯、腾简、穷奇等十二神驱除鬼魅、凶邪、恶兽、蛊毒,“赫女躯,拉女干,节解女肉。抽女肺肠。女不急去,后者为粮!”方相氏与十二神兽舞蹈、喧呼,在宫廷遍地搜寻三遍,持炬火,送疫出端门。然后在门上设桃木偶、郁垒像,苇索,以作避邪的门禁。

到了西晋,除夕正式得名,见于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没错,就是传说中非常祸害的那个周处,当然真说起来,他的三儿子周札才是,暂且不提。《风土记》里有这样一段话:“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曰馈岁;酒食相邀,称曰别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说明在西晋时,在浙江等地除夕习俗已经非常完备了。

从晋朝开始,大规模的傩仪很难见到了,但除夕日原本流传于宫廷中的辟邪习俗,已深入民间,尤其是东汉时钦定的民俗全书《风俗通》中记载的那些:黄帝书,称上古之时,有兄弟二人,荼与郁律,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妄祸人,则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效前事也。

传说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桃树下有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这两个人手里拿着芦苇编制的绳索,专捆恶鬼,捆住就扔给老虎吃,所以汉朝的县官在除夕这天就要在门户之上装饰桃木雕刻的小人,垂上苇索,再画上老虎,就是对这段记载的效仿。

这三种习惯分别影响了后世,桃木小人渐渐变成了桃符,又渐渐演变成了春联,传说五代时期,后蜀的君主孟昶在两个桃木片上书写吉祥话挂在宫门口祈福,便是春节贴对联的由来。如今虽然不在门上画虎了,但是虎头辟邪的习惯如今仍然有,在东南沿海地区还经常能见到头上写了“聻”字,嘴中叼着刀剑的木雕虎头。而苇索,如今我们很难看到,但大家都知道日本神社大门上的“注连绳”吧?

到了南朝,辟邪的傩仪还融入了佛教元素,彻底走入民间,这也体现了官方宗教和民间宗教的分离。《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

在门上贴门神的习惯要晚一些,《荆楚岁时记》记载:“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最早的门神传说则到了唐代,和唐太宗、魏征、泾河龙王有关。传说泾河龙王与人打赌,违反天条丢了性命,答应替他求情的人王李世民把这事儿给忘了,所以泾河龙王的魂魄夜夜骚扰李世民,魏征出了个主意,让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立在寝宫门口,泾河龙王果然就不敢再来了。

人类学家杨懋春在山东胶州台头村做田野调查时,就详细描述了当地人贴门神的习惯。台头村的房屋多带院子,院子正门为两扇大门,正好贴一对门神,比如神荼郁垒,或者尉迟敬德和秦叔宝。后门也要贴门神,但后门往往只有一扇,所以只贴一幅,一般为钟馗像,也有贴关圣帝君的。

祭祀

自汉武帝颁立《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开始,腊祭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腊祭是一年中最后一次大祭,元正之日,汉代人们一家大小“洁祀祖祢”,然后,全家列坐于先祖牌位前,庆贺新年。

六朝人元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唐宋时期,官员有家庙,除夕日去家庙拜祭成为常态。明清以后,由于宗法观念的兴起,祭拜祖先重新成为新年仪式的重要环节。明朝,人们晨起,拜天地神灵之后,就是拜祖先。“各家祖先,俱用三牲熟食,货草纸细剪者为阡张,供其前,俟三日后焚而撤之。

那香火不旺,人丁不众的家庭,没有家庙可拜,怎么祭祖呢?往往要借助祖先画像。清代苏州元旦“比户悬挂祖先画像,具香蜡茶果粉丸糍糕,肃衣冠,率妻孥以次拜。或三日、五日、十日、上元夜始祭收者”。也就是祖宗画轴。

祖宗画轴就是专用来祭祀历代祖先的画像,但不可能每家家谱记载的祖先人数和名字都正好相同啊,一个一个摆牌位,恐怕普通人家也没这财力,怎么办呢?去年画铺子请祖宗画轴回来,上面按辈分绘制了若干代人像,旁边空着方格,供请画轴的人家自己填上姓名,珍而重之地挂在堂上,享受香火。悬挂了一年的祖宗画轴一般就是在除夕这一天焚烧掉,再去请新的回来挂上,也算是不忘初心了。

有钱人家怎么祭祀呢?那就是去宗祠了。比如《红楼梦》中就有《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这一回目,是第五十三回。宗祠中也挂祖先画,但这一种就比较高级了,是一辈一幅,比如曾祖父和曾祖奶奶一幅,祖父和祖奶奶一幅,书里是这么说的:“贾珍那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这“遗真影像”,大约也是祖宗轴吧。

如今在农村,依然还能看见这种祖宗轴,尤其是那些单一姓氏村,比如山西滑县的李方屯村,而滑县,作为中国23个年画产地中原生性保护最好的产地之一,现在依然在手工制作着这些寄托了子孙幽思的祖宗轴,如果有喜欢的朋友,不妨实地去看一看

日历表
传统节日
西方节日
24节气